中国数学会60

(转自中教育星网多媒体教育平台《数学史选讲》)

 

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激励着爱国知识分子的心.在新文化的高潮中,一批年轻的数学家着手创建中国的数学教育体系.1912年,国内当时唯一的“国立”北京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大学的数学系.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办起数学系.到 1934年,全国已有 21所大学设有数学系.这些大学数学系陆续培养出一批青年数学工作者,加之国外留学归来的数学家作为中坚力量,一支现代数学的研究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1935725,代表着全国数百名数学工作者的33名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了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大会开了3天,至727闭幕.

 

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胡敦复被选为会议主席.三天的议程为:讨论制定会章;选举学会工作人员;研究开展学术活动;宣读论文.

 

数学会选举出三大类工作人员:胡敦复等9人为董事,熊庆来等11人为理事,钱宝琮等21人为评议.

 

会议决定由中国数学会出版两种数学刊物.一种为普及性的,称为《数学杂志》,重点放在介绍数学成就上,用中文发表,由顾澄担任总编辑;一种为学术性的,称为《中国数学会学报》,专门发表创造性论文,用中文或英、法、德、意等国文字发表,旨在促进中外数学交流,苏步青、熊庆来、朱公谨、孙光远、江泽涵、曾昭安、刘俊贤为编委,苏步青任主编,华罗庚为助理编辑.

 

在中国数学会的成立大会上,钱宝琮、华罗庚、陈建功、范会国等4人宣读了论文.会上还根据熊庆来的提议,决定邀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加入国际数学会及所属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设立研究奖金以鼓励青年数学家.

 

中国数学会的成立,既显示了国内在数学研究方面已经积聚了相当的力量,又标志着中国数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的领域.

 

1936年夏天,在北京举行了中国数学会第二次年会,会上宣读了14篇论文.这些论文不但在数量上大大地超过了第一次年会,而且内容丰富,水平也大大提高.当时的中国数学尽管与世界数学主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应该说已有了相当的根底.抗战前夕,我国数学家在解析数论、函数论、射影微分几何等方面已有了很好的成果.

 

1937年抗战爆发后,原定在杭州召开的数学会第三次年会被迫推迟.1940年,因中国数学会的立案被当局撤销,数学会会员旋即在昆明西南联大成立了新中国数学会,以取代原来的中国数学会.会上宣读了20多篇论文,选举了姜立夫为会长.会上还作出决定,继续刊行数学会学报.与此同时,重庆、成都、遵义、城周、嘉定、上海连同昆明共七处先后分别举行了第三次年会.尽管条件艰苦,经过一年努力,在1941年年会上发表了63篇论文,1942年年会上发表了74篇论文.取得这些成绩是很不容易的,点点滴滴都渗透了数学界前辈们的心血.

 

抗战胜利后,于194810月在南京举行中国数学会第四次年会,决定新中国数学会仍恢复原名——中国数学会.

 

19497月,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了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会上各地数学工作者几次商议中国数学会的重新组建问题,并且组织了中国数学会临时干事会.在两年的筹备期间,全国各地成立了17个分会,会员总数超过2400人.

 

1951815,建国后的中国数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共有代表78人,实际到会63人.会议进行了5天,选举出21位理事和7位候补理事,常务理事有9人:华罗庚、江泽涵、陈建功、曾昭安、吴大任、傅种孙、关肇直、段学复、王寿仁,华罗庚为理事长.

 

大会召开之时,《中国数学学报》(1952年起改为《数学学报》)和《中国数学杂志》(1953年起改称《数学通报》)已经恢复出版.《数学学报》由华罗庚任总编辑,陈建功、申又负责分析学科;段学复、张禾瑞负责代数学科;苏步青、江泽涵负责几何学科;赵访熊、周培源负责应用数学;关肇直负责数学基础:李俨负责数学史;许宝騄负责统计数学.《中国数学杂志》由华罗庚和傅种孙任总编辑,出版两期后,由傅种孙任主编并组成了27人的编委会.

 

参加这次大会的数学家们总结了过去的数学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了光明的前程,并具体安排了中国数学界当时急需进行的几项工作,如协助科学院进行数学名词的审定统一工作,调查统计中国数学家“五四”以来的论文和著作并汇编成目录,编辑出版大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等.

 

大会还作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决议或建议,如号召广大数学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国数学史,发掘祖国的数学宝库,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热情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扬祖国数学的优良传统;要求广大会员重视应用数学,提倡分配一部分会员到国防、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去;提议组织数学家、物理学家、电子工程师一起研究电子计算机并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中国数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得热烈兴旺,它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602月,中国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到会正式代表128人,列席43人.这次会议主要讨论数学发展方向以及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问题.

 

这次大会要求以祖国建设需要为纲来发展数学,进一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提法如“任务带学科”等不够妥当,特别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忽视,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这次会议的第二个议程是讨论如何根本改革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学教学问题.北京、上海以及各地一些学校提了一些改革方案,步子都比较大,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学生无法接受,后来没有实行.不过对于开阔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这次代表大会产生了新的理事会,华罗庚继续担任理事长.

 

197811月,在成都召开中国数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经过十年动乱之后,中国数学开始复苏.这次大会有代表472人,收到论文500多篇,在会上报告409篇,其中有7篇在大会报告,其余分成15个小组报告.会议选举了新的理事会,华罗庚三连任理事长,苏步青、江泽涵为副理事长.

 

中国数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310月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的代表有260人,收到论文350篇,12人在大会上做了综合报告,会议希望提高国内学术会议的质量,扩大与国际数学界的有益交往.在这次大会上,一批前辈数学家退居二线,担任名誉职务.经到会代表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出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柯召、吴大任为名誉理事长,吴新谋、赵访熊、李国平为名誉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共有89位理事,其中32位是新当选的.理事的平均年龄由63岁降为56岁.经理事会推选,吴文俊当选为理事长,王元、谷超豪、胡国定、程民德为副理事长,秘书长由杨乐担任.这样,在这次武汉会议上,圆满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实行了新老结合.

 

198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整整50年了. 12 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大礼堂举行50周年年会.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大会由吴文俊理事长主持,苏步青向大会做了报告.报告回顾了学会50年的历程,并展望今后的工作.周培源、周光召、谢希德分别代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复旦大学致贺词.日本数学会的代表向大会赠了礼品.最后由陈省身做“50年的世界数学”的报告.

 

1987年,中国数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用通讯方式产生,王元当选为理事长. 1991年,中国数学会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杨乐任理事长,石钟慈、严士健、张恭庆、胡和生、潘承洞为副理事长,自19921月开始工作.1995年,第七届理事会开始工作,由张恭庆任理事长.

 

(转自中教育星网多媒体教育平台《数学史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