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否让学生爱上数学
本报记者 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9 7:34:39

 

今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将正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教师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在数学课中,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北京数学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告诉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并不是新消息,人们更关注的是:其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爱上数学?

 

现实:更多是教师演示工具 

王长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近十余年来,信息技术在学校得到了快速应用,也包括数学教育。最常见的应用集中在内容和教学两个维度上。例如,教师常常使用几何画板来呈现几何、立体几何、函数和解析几何等难以呈现的内容。

    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发布了“高中理科教学仪器装备标准”。图形计算器成为高中理科需要配备的教学仪器之一。但是,王长沛告诉记者,图形计算器尚未普及。一些数学教师虽然接受过图形计算器的训练,但他们更愿意用其作为演示工具,而不是鼓励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作为他们的学习工具。

对此,中国数学会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曹一鸣也承认,我国的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更多的是为教师设计和准备的,通常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完全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剥离出去。

究其原因,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黄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很多学校,尤其是县级学校乃至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不足,不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及相互配合并没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而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还在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对数学教育评价没有随教学手段变化而变化。

而且,国内一些教师认为,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或很少产生实质性的智力活动。“不考试还没问题,一考就露真容了,学生什么都不会!”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这导致了数学成绩普遍下降。

 

方向:学生成为使用主体 

2008年开始,王长沛参与到教育部组织的“手持技术与数学新课程整合”的国际合作项目中。 

来自中国11个省市自治区48所实验学校的上百位数学教师投入到高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中来,并具体实施于他们的日常教学。项目中的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手持图形计算器。

 

一开始,北京十二中的刘宇萌还只是玩玩功能键,输入一两个函数方程,让计算器显示函数曲线;后来他就和同学们玩起了编程,既能让屏幕上显示一个小人在走路,也能让计算器演奏欢乐颂等乐曲

“我了解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也明白了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刘宇萌说。

     曹一鸣曾带领他的课题组,对芬兰、荷兰、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分析比较。他们发现,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提倡或者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

曹一鸣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美国数学课的一个案例。学生使用计算机上的七巧板,分别用一块、两块,直到7块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使用虚拟七巧板,不能仅靠试误法来学习,学生还要观察、想象、思考图形的变换。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教授Robert N. Ronau、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Christopher R. Rakes6位研究人员,对1976年至2009年发表的200篇关于计算器与图形计算器等的研究论文作了综合分析。这些研究得到了高度一致的结论:计算器或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概念理解、对数学的态度和数学学习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国数学课堂)信息技术使用的主体是学生,呈现方式通常是融入式的。”曹一鸣说。

“关键是学生。”王长沛也强调说,学生应当是数学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这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黄刚认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办法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质,鼓励师生共同实践,更重要的是改变当前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