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

部署自主创新方略 为创新型国家奠基

(转自中新网)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9日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官方媒体称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为迎接本次大会的召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社论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生产力水平,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社论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进一步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心,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国力强盛、生机勃勃的创新型国家,既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

 

社论指出,中国的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搞好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社论说,中国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科技攻关,力争取得大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层已三次召开全国性会议对科技工作进行重要部署。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会议,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此后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相关报道(一):  全国科技大会9日在京开幕 将为创新型国家奠基

(转自中新网,李斌、邹声文

 

新年伊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即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新华社在报道中着重指出:作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次科学技术盛会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将吹响自主创新的号角,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关键时期,重要时刻。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中国曾是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会议,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中国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取得了两弹一星等让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成就。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此后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

 

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十年间,中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已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历史进入21世纪,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一系列科学而深刻的判断,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为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进一步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历经两年多努力,2000多名专家参与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起草完毕,并在2005年底发布,对中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成为未来15年指导中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时代呼唤,历史必然。中国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条件

 

纵观当今世界,有的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有的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获取资本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成为创新型国家。

 

特定的国情,特定的需求,决定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沿袭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成为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因素。 ——人口基数庞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重大瓶颈约束。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中国必须回答的极为紧迫的历史难题。其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使中国经济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重大转变。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开放,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诸多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使中国在发展中难以掌握战略主动权。要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扭转中国在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上依赖国外的状况。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为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拥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也日益深入人心;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成为中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

 

——已建立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成为中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与此同时,在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的过程中,中国还会面临诸多挑战:创新主体没有到位、科学研究质量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尖子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加以解决,都有可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约因素。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以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不创新,肯定是死;只有创新,才有一线生机。信息技术领域资深院士张效祥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自主创新的意识正逐渐深入人心。

 

  从老院士到普通科技人员,从科技界到企业界,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献计献策,坦诚建言:

  ——要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求实现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新突破;

  ——要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要把自主创新提高到立法的高度,修改科技进步法;

  ——要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

  ——要认真做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

2005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有关部门着手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

 

现在的关键,是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能力建设、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位参与《规划纲要》制定的专家说。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要求的那样,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报道(二):面向未来意义重大 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转自中新网和新华网,李斌、张景勇、邹声文)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然而,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容忽视。新华视点记者邀请两位专家——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点评。

 

挑战一:1.5%目标迄今未实现 科技投入能否大幅增长

 

中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

 

王元:我国目前科技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关键是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增长滞后于发展需要;同时,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央财政的科技投入会有明显提高,并将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保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挑战二: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 产业发展何时不再受制于人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穆荣平: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建设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创新能力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在鼓励企业增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投入的同时,以重大创新任务带动创新能力建设,根本扭转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局面。

 

挑战三:自主产品叫好不叫座 政策能否营造一片天空

 

国外的再贵也要用,国产的再好也不用,许多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步履艰难。自主产品缺乏政策环境支持,成为阻碍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大问题。

 

王元: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仅仅说消费者和企业缺乏爱国心。在自主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培育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确实独特而重要。比如,政府采购目前的一大问题是没有充分发挥支持本土产业的功能。建议政府采购动真格的,真正发挥其功能性作用。同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动自主产品尽快成长。

 

挑战四: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谁来承担创新重任

 

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模已近6千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

 

王元:作为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应为人才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有舞台才会出现领军人物和科学大师。神舟六号有非常值得总结的东西,如果是传统体制,怎么能容忍这么多年轻科学家成为项目带头人、总工程师和总设计师?政府要通过一些重大项目来凝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企业和产业。

 

挑战五: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 创新指标能否成为科研指挥棒

 

长期以来,许多单位以论文数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花大量时间跑课题、要经费、写总结。论文质量却无法让人乐观:1993年至2003年,世界各学科领域按照作者统计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被引用次数,前20名没有中国学者,前100名仅有2人。

 

穆荣平:论文数量与质量的不对称问题不可回避。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带来负面影响:一是反映论文质量的指标落后;二是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专利产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发明专利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未来我国在资源配置上应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出发,大幅度提高以专有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加大对需要团队合作攻关的技术创新的支持。

 

挑战六:浮躁之风挥之不去 创新文化能否觅得一方净土

 

目前,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官本位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传统教育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

 

穆荣平:创新文化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关键。应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方面要鼓励创新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力戒急功近利;另一方面要改革人事制度和教育、科研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

 

挑战七: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 企业能否成为创新主体

 

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39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1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

 

穆荣平: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引进,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改变。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同时,自主创新还没有成为企业寻求发展机会的第一选择。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政策寻租空间仍较大,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的超常规发展机遇要比依靠创新容易。因此要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更应压缩政策寻租空间,全方位支持企业参与竞争。

 

挑战八:资源分散重复、忽视绩效 创新精神能否觅得培育空间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然存在着薄弱和分散等突出问题,成为科技、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0%200%

 

穆荣平:我国目前创新基础条件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共享创新资源是缓解短缺矛盾的唯一选择。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与合理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管理,鼓励共建共享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特别要注重采用市场机制调节。此外,要打破目前小而全的小生产创新模式,注意围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搭建创新平台。

 

挑战九: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瓶颈 关键技术能否提供支撑

 

资源环境瓶颈需要科技攻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科技的贡献……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需求,科技能否提供坚实支撑?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应怎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新的两弹一星离我们有多远?

 

穆荣平:重点跨越是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必须加强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需求的研究。要在我国有优势的技术领域集中必要资源,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技术集成,占领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活跃、投资规模较小的领域发展创新型小企业及其专业群体;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领域发展自主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