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转自《光明日报》,张蕾;《中新社》,孙自法

 

从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情况通报会获悉,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已于200711正式启动。在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主席团确定2007年的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60,2005年一致;并原则同意将选举当选票数由原来的二分之一通过修改为三分之二()”通过。

 

据中国工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继续控制有效候选人数量,“2007年提名和遴选院士候选人通知规定,涉及多学科候选人遴选的综合部门,包括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等,向工程院报送候选人的名额为每个学部不超过6;少数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部委,例如信息产业部、卫生部和农业部,在与其行业相对应的学部报送候选人名额不超过6,其他学部不超过3;其余部委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候选人名额为每个学部不超过3名。同时,明确规定连续3次提名而未当选的有效候选人,必须停止1次被推荐为候选人的资格,取消过去如有突出贡献,可经所报学部6位以上院士提名的规定。

 

根据院士队伍发展和候选人队伍的实际情况,中国工程院主席团经过研究分析,原则同意将选举当选票数由原来的二分之一通过修改为三分之二()”通过,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成票超过投票院士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依次当选,满额为止。这是此次院士增选工作的一个重大措施变化,将提交今年6月第一轮评审全体院士大会进行投票表决后实施。

 

此外,今年将是农业学部和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分设后的第一次单独增选,届时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业、环境和轻纺工程科技工作者进入院士队伍。

 

中国工程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候选人材料真实性的审查和监督,今年增选对候选人材料公示时间由过去两周延长到一个月,对候选人及其材料有不同意见的组织和个人,可通过遴选部门反映,也可直接向该院投诉,投诉截止时间严格规定在今年八月十五日。同时,在坚持学风道德一票否决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候选人学风道德状况的考察,并继续坚持和完善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到会介绍情况、回答问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委员旭日干介绍说,中国工程院新设农业学部和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今年为首次单独增选。本次增选明确规定,连续三次提名而未当选的有效候选人,必须停止一次被推荐为候选人的资格。二○○七年增选工作进度安排如下:四月三十日提名和遴选工作结束、五月通过媒体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六月下旬进行第一轮会议评审、十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评审会议和选举、十二月公布选举结果。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选则由该院院士推荐候选人,至少五位院士推荐有效,最后由该院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产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该院一九九四年成立以来,此前已经过六次增选,目前共有院士六百九十八名。迄今共评选产生外籍院士三十五名,分布于美、俄等九个国家,目前健在三十一人。

(转自《光明日报》,张蕾;《中新社》,孙自法

 

 

相关文章:从院士增选看变化——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转自《光明日报》,金振蓉、张蕾)

 

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给人的直接感觉是当选门槛提高了。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

 

院士队伍年轻化是必然趋势

  :一直以来,代表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两院院

 

士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上下,不知中国工程院在院士队伍年轻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还会有哪些举措?

 

  :科技队伍的年轻化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活力和干劲。中国工程院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以往的院士增选中采取了诸多措施降低院士队伍的平均年龄,主要方面有:

  1.在每次院士增选中,60岁以下的候选人要占到1/3;

  2.对于70岁以上候选人的提名要求逐步提高,要求院士们慎选年龄过大的候选人。

3.在条件和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尽量向年轻候选人倾斜。在2005年的院士增选中,涌现了一批年轻院士,如曹雪涛、钟志华、欧进萍等。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院士队伍成长和成才有其特殊性。中国工程院《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课题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到硕士、博士毕业,还要再经过10多年的工程实践,才能逐渐取得领先和卓著的成就。到成果被社会认可,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往往是到了50多岁的时候,才能真正具备当选院士的条件。而这时,也才是其充分发挥工程科技才能、在工程科技领域发挥建树、取得重要科技成就的时期。所以,在院士增选中,也不能简单强调年轻化。

 

  工程院院士增选历来重视年轻科技人才。众所周知的十年动乱,造成我国人才的断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水平高的年轻人才队伍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被吸收到院士队伍中来。可以预见,院士年轻化已是必然趋势,我们的院士队伍将更加朝气蓬勃。

院士增选体现“宁缺勿滥”

:我们注意到,工程院此次院士增选实施两个2/3”政策,请解释一下这两个2/3”政策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为了更好地严把院士入口关,还是意味着提高当选院士的标准?

 

:两个2/3”是工程院在院士增选规定中所做的重要修改。所谓两个2/3”,其中一个2/3就是要求参加院士增选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2/3,另外一个2/3就是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有2/32/3以上投赞成票,才有资格当选院士。与过去的规定相比,重大的修改在于后一个2/3,即投赞成票的比例由原先的1/2提高到了2/3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院士增选的考核标准历来都是一致的,只是操作增加了难度,要求候选人要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当提高当选院士的难度,严把院士入口关,充分体现了院士增选工作宁缺勿滥的原则。

 

目前工程院主席团已通过这一规定,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征求全体院士的意见后正式遵照执行。

 

院士增选关注交叉边缘学科人群

:工程院院士的专业领域是否已覆盖所有的学科领域,如果没有,本次增选院士是否会在这些学科领域有所侧重?有的省份到目前还没有工程院院士,本次增选是否会考虑给没有院士的省份一些指标?

 

:第一个问题,关于院士在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我院院士队伍一级学科覆盖率已达到96%,100%的差异在于工程科技不同于基础科学,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如数学领域没有院士,但这是由于工程院的定位所形成的,所以不会在大的学科专业上有所侧重。但是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往往会引发新的思路,因而成为创新的主要集中领域。因此,本次增选将对那些符合院士条件并属于空白学科的院士候选人,特别是高技术前沿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的候选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我院十分重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对来自企业和工程科技一线的候选人给予充分考虑,使院士队伍的学科分布更加全面,结构更加合理。

 

  第二个问题,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有工程院院士,只有贵州、海南等少数科技和经济还不发达的省区尚无院士。澳门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将在不降低院士增选标准的同时,对这些省区的候选人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转自《光明日报》,金振蓉、张蕾)